文/小橙子
图片/来自网络
认知和思维提升了,财富自然会进阶到一个新的高度;拓宽认知边界,向优秀的人学习,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资料图】
今天分享坚持阅读以来收获的一些心得:
01.速读。
人在阅读的时候,眼睛是跳跃状态的,并不是直线型的。我们的眼睛会寻找关键词,会搜索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读不懂的地方,眼睛会停下来,甚至再倒回去多扫几眼。
一开始听别人说一年能读几百本书,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读的。
后来发现随着你读的书越来越多,读书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人对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物接受得快,对陌生的事物接受得慢。
每天能够拿来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能有大块的时间用来阅读是很珍贵的。这时候就需要见缝插针,做到打开一本书就能读进去,不需要热身,不存在读不进去的情况。
02.感觉缺什么就读什么
书的范围真的是太广了,有很多书单和畅销书。选择一本书也需要契机,别人推荐的好书对现阶段的你来说,可能没那么强烈的阅读愿望。
我一般就是最近对哪一点渴求,就找相关的书来读,比如想提升写作技能,就读写作方法的书,心理上比较焦虑,就读心理类的书。
遇到喜欢读的书,就用三两天中的碎片时间读完,有的书读到一半不想读了,就先放在那里。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从你想读的、喜欢读的书开始吧。小孩子也是这样,老师推荐的四大名著他一开始不喜欢,就可以从他挑选的喜欢的书开始读,慢慢的阅读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03.边读边记录
阅读不能只追求阅读速度和数量,如果不去思考和输出,读完一本书只是完成了一件事,学习效果却没达成。
第一种记录是摘抄。书中对你启发较大的话,让你感到醍醐灌顶的话,都可以摘抄到你的积累本上,成为写作的素材。
第二种记录就是写你的感想。是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的反思,理论和知识只有放在自己身上去想,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04.二次咀嚼
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是如饥似渴的状态,感觉每一本书都超级有用,每一句话都超级经典。读到后来发现很多书里讲的内容都是融会贯通的,并不是雷同,而是大家通过探索达到的是同一种“道”。
“吾生也有涯,吾知而无涯。”
并不是自满,感觉自己什么都知道了,而是要停下来看一看接下来的阅读方向是什么,不要只是为了读而读。
一些经典的书我只读过一遍,最多的读过两遍,接下来打算选几本进行重读。
小橙子说:
我现在基本上在微信读书上阅读,特别向往有一天能坐在堆满书架的书桌旁,手捧一本纸质书。
不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只是媒介的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读起来。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