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庄子·人间世05》)
而且假如能够做到尊重贤才而厌恶不肖之徒,又何须你去追求标新立异呢?成玄英疏曰:
卫侯苟能悦爱贤人,憎恶不肖,故当朝多君子,屏黜小人,已有忠臣,何求于汝!汝至于彼,亦何异彼人!既与无异,去便无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卫君能悦贤恶愚,就是明君。如果是明君,就会有贤臣辅佐,如果是他是暴君,你去了只会惨遭其害。无论什么情况,颜回都不用去了,还是管好自己的事为要。
除非你不谏诤,否则,卫君一定会乘着你的漏洞而以他的巧辩与你相斗。诏,告诫,谏诤。捷,巧辩。成玄英疏曰:
如若行卫,唯当默而不言,若有箴规,必遭戮辱、且卫侯恃千乘之势,用五等之威,饰非距谏,斗其捷辩,汝既恐怖,何暇匡扶也!
在这种种压力之下,颜回的自尊与信心都受到碾压,心生恐怖,眼目眩惑,此时纵然有进谏之心,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面色平和。而颜回恐怕祸及己身,忧惧万分,口中只能忙于自救辩解,哪有时间去进谏。既然害怕灾祸降临,所以委曲求全,容色迁就,内心依顺卫君的主张,这就是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于是在节节妥协之中,在有意无意中,热血青年就成了为虎作伥的帮凶。
当你内心的道不纯粹,原则不坚定时,不仅没改变别人,反而被被人改变了。正如尼采所言: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倘若一开始就依顺卫君,以后就不可能停下开。如果一开始卫君就不相信你的忠厚谏诤,你就必定会死在暴人面前。
颜回到卫国之后,无非两个结局:要么被蛊惑,最终同流合污;要么誓死谏诤,做一个忠烈。而以颜回的品性,可能就是第二种结局。但是,正如《公羊传》所言:
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即使儒家也不主张做无谓的牺牲,一味死谏乃愚忠。既要为民请命,也要保护好自己。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声律启蒙》《家塾教学法》《荀子》等十一部经典。《庄子》《朱子读书法》正在讲读中。欢迎你的加入。
日课温故
涵泳诵读
家风传承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