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敬群:关于长篇小说创作与出版的几点思考丨凤凰书评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2-11-24 09:53:31


【资料图】

韩敬群

时间正在过去,我们的时代与生活演进的主题与脉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长篇小说这一文体作为书写时代的文学利器、“民族的秘史”,其书写方式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以我粗浅的观察和挂一漏万的阅读(因为日常工作的关系,还是读自己出版社的作品较多),我觉得目前的长篇小说创作与出版大致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各个地方的文艺领导部门对长篇小说的投入热情与重视程度比过去明显提升。如四川省出台文艺创作奖励政策,广东省邀请作家从事广东特色题材的写作,产生了如陈继明《平安批》这样的好作品;北京市2003年设立长篇小说出版扶持基金,前两年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有所迟滞,今年又重回正轨,极大提升了对长篇小说(包括中篇小说)的扶持力度。二是长篇小说创作的质量有所提升,出现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如阿来的《云中记》经过十年的沉潜与思考,书写汶川大地震后人的精神重建,以几乎是一个人的角色敷演、类似交响乐回旋曲般的庄严结构、诗意而有灵性的语言,展示了文学的精神高度。王安忆的《一把刀,千个字》、梁晓声的《人世间》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由于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小说也迅速走红,在销售上远远领跑。三是主题写作类蔚然成风。一些出版社和作家开始有意识往主题出版方向靠拢,一方面是作家主动抢占题材,一方面是出版社主动组织策划,比如《太阳转身》《远去的白马》《平安批》《锦绣》《战国红》《经山海》《海边春秋》《千里江山图》《琵琶围》《铜行里》等,都是文学性与主题性结合得较好的佳作。四是“50后”“60后”一代作家仍然是长篇小说创作最可倚重、创作水准最稳定的力量。如余华的《文城》相较于此前的《兄弟》《第七天》,显示了更高的文学水准。麦家在《人生海海》中以故乡和童年作为书写对象,写出了一个身份复杂的人在历史中的沉浮起落。此外,如东西、邓一光、林白、胡学文等都有力作问世。中国作家以往的创作往往是从生活阅历出发,所以生活经历显得特别重要,一旦他们年岁渐长,创作往往戛然而止。如今,老一辈作家的创作状态显示出他们不再是简单地复制现实生活,他们的阅读更宽广,思考更深邃,艺术的手段更丰富。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作家与国外优秀作家越来越接近了。五是海外华语作家的长篇小说写作近几年有些沉寂。马来西亚女作家黎紫书的《流俗地》一枝独秀,堪称近几年最优秀的华语文学作品之一。我最近收到作家陈河的新作《误入孤城》,他花了几年工夫埋头写作,小说写的是清末民初时期工业文明进入温州这个偏僻小城的故事,选材独特,叙事新巧,值得期待。

说到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问题,可以分如下几点来谈:

记得黎紫书在《流俗地》一书的后记中很不客气地写了这么一段话:“中国大陆一直不乏长篇‘巨著’,但我作为读者,总嫌它们长得令人生畏。小说家们动辄拿出数十万字,有的甚至上百万字,好像迷信字数本身等同作品的分类,或是那能说明作者的付出。事实上,这些长篇不少都写得东拉西扯,或是充斥了作者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其实都是花言巧语,却一点舍不得删去;再长了更是语言无味令人厌烦,还经常流于煽情,或以耸动的情色‘慑人’。”这一段话说得有些刻薄激烈,但我相信这也是她亲证亲悟的阅读所得,不会是无的放矢。撇开她对长度的偏见,她这里提出的其他问题是值得我们的作家深长思之的。还有语言问题。语言是作家的“光辉宝藏”。陈忠实先生有一本书《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但现在很多长篇小说的语言的确是太不讲究了。最后是很多作家满足于对现实生活浮光掠影的观察,不肯下笨功夫真正做到深入生活,与写作对象同呼共吸,心意相通。像柳青当年写《创业史》,路遥当年写《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例子我们一直在提倡。我最近看乔叶的《宝水》,感觉作家是如盐入水融入了新农村的生活,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的语言,都鲜活逼真,如见如闻。这样的作家,这样的作品,是值得鼓励、期待的。

还有是长期困扰文学出版社的问题。中国当代原创文学资源稀缺,但围绕这点稀缺资源,各方的竞争却空前惨烈,造成了作品价值与市场价格的严重偏离。有的作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销售可能只有几千册不过一万册,但作家却开价颇高。这样非理性竞争使大家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一城一池的得失,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道理:文本才是一切的基础。再加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外文化交流有所放缓,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对外输出出现了暂时的困难。如何吸引更多海外汉学家、翻译家加入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对外输出中来,实现落地的、能够抵达外国读者的文学输出,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看,未来长篇小说会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各地的专业文艺出版社以及一些有实力的民营公司都会加入到优质长篇小说的出版中。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日益成为主流,从近两届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奖的获奖作品分析,现实题材创作明显更受青睐。影视对长篇小说影响力的推动会更加彰显,越来越多的影视界从业人士清楚地认识到,好的长篇小说是奠定成功的影视作品的基础。在纸质阅读日益低迷的情况下,优质长篇小说也会有意识与影视结盟,以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新一代长篇小说作家会崛起成为长篇写作的重要力量。一批优秀的“70后”作家会创作出自己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需要人生阅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丰厚的人生经验会给新一代作家提供灵感。我也希望,加强对长篇小说的持续投入与关注,尤其是要加强对长篇小说创作规律的研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概括非常精准,目前来看,要特别重视对长篇小说艺术质量的要求。离开了文学性,什么都无从谈起。要加强长篇小说评论工作。评论与创作应该形成互相推动的关系。良好的评论风气使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使有瑕疵的作品得到完善,对艺术上不够理想甚至比较粗劣的作品应当给予实事求是的针砭。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学编辑。编辑在文学生产的一线,往往是作家书稿的第一个或最早的读者之一。由于编辑的工作性质,其对书稿的阅读属于细读范畴,所以一个好的文学编辑也是一位好的批评家。要注重对文学期刊的扶持。文学期刊是作者成长的摇篮,文学期刊也是长篇小说的重要发表园地。近些年,各大文学期刊都面临印数下滑的趋势,经营上存在困难。如果失去了期刊这一发表阵地,对长篇小说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要加强对年轻作者队伍的培养,为长篇小说创作储备未来足够可用的人才,如此,我们的长篇小说才可能蔚为大观,生机勃勃。

(作者系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X 关闭

前沿热点:山东南部49县(区市)出现降雨 鲁中、半岛局地仍有暴雨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25日,山东南部出现降雨,费县、滕州等地

2023-06-26

全球快讯:请牢记!自6月29日起,今年山东高考共有7次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成绩公布后,对于考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志愿填报。首先要牢记志愿填

2023-06-26

山东今年高考分数线划定,30.8万余考生上了一段线

山东高考特招线520一段线4436月25日下午,省教育厅举行普通高考新闻发

2023-06-26

重磅!山东高考一分一段表来了|环球速看料

6月25日,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山东2023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详情如下:来

2023-06-26

山东3市最新人事任免

潍坊市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5号)昌乐县人民代表大会

2023-06-26

全球今亮点!数字山东的硬核实力,都在这个展览里了!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世界首次!山东硬核科技“济南一号”“亮相”尼山对话-世界要闻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人行南宁中支: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工作落地落实|新视野

近日,人民银行南宁中支党委及时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党

2023-06-26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下调房贷利率 “政策礼包”惠及“购房一族” 世界热讯

“房贷利率已经降了。”6月21日,《金融时报》记者在致电建设银行北京

2023-06-26

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兴-焦点报道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

2023-06-26

联系方式:291 32 36@qq.com

Copyright © 1998-2015 by 微圈汇游戏网版权 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