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防控态势严峻
宅在家成了
(资料图)
很多中老年人的最佳选择
那么大家
何不利用这段时间在家练着唱戏呢
不仅能打发时间,还能养生
下面小编教你如何跟着戏曲音频学唱戏
混听
戏曲的唱腔根据行当和剧情内容有所不同,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所以在听学一段戏的时候,首先要全面地听,从整体上听,听板式、听唱腔结构、听节奏,增加总体的印象。
记听
如果有曲谱的,要看着曲谱,一边听一边对谱子,这需要一句句地听,边听边记录,把“吐字、气口、节拍、装饰音、附点、轻重音、延长音、枣核形”技法全部记录在曲谱上,把它当作第二老师,时间长了淡忘了,可以打开看。笔记是主要的提示,可以保持尽量不走样,这个阶段听中有记,动脑还得动手,较为花费时间,千万不要忘记听唱中还要听过门,不会过门,就不知从哪里张嘴起唱,所以,记与听的同时要把过门和唱腔一起学会,这才是全面的学习。
细听默唱
当把唱腔内含的情绪、节奏、吐字、行腔的点点滴滴记在曲谱上时,再把录音从头至尾地细听,甚至分解地听,一字字、一句句、一个小弯、小装饰、小颤音、小滑音反复听清,不放过,听得越细学得越深,脑海中记忆更难忘,从听中小声学会哼腔,“哼鸣”中找劲头,这叫听中“哼”唱。为学好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听中“默唱”,以听为主,心中默默在唱,但不唱出声来,这个阶段是求细、求深、求准的“哼唱与默唱”阶段,跟着大师的录音练唱,找内在的运气,如:吸气、大、小、停、收,感受口腔空间大小与共鸣是否通畅。
把音频当尺子
当你跟着录音或者音频小声哼唱、默唱,觉得不差分毫时,可以放着名家的音频,跟着唱,但音量放的声音要大,你唱的不能盖过录音,为什么呢?因为它大,你小,用心听,你才听得出名家音频的吐字、归韵、行腔节奏与情绪,你小心翼翼地跟唱,才有对比,才会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同于音频,错在哪里。不能把音频音量放得很大,而你还用更大的声音跟唱,否则你的节奏会比名家的音频要慢,节拍合不上,你的功力又不如名家,当然越唱越糟糕。所以轻轻唱、细心听,用名家的录音或音频当尺子,量着自己,才能进步快,学到艺术上实质性的技巧。
以上就是听音频学戏的方法
戏迷朋友可以按照这些小技巧练起来
除了听音频的方式学戏
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学唱
视频相较音频会更加的直观易懂
《秦腔名家教唱500讲》
是一款权威、全面、易学的视频教学产品
由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
文旅戏曲中心
精心策划录制
邀请西北五省区当代秦腔舞台
(戳蓝色链接了解详情↑)
讲解秦腔历史,教唱代表唱段
还涵盖了碗碗腔、眉户、阿宫腔
弦板腔、线腔等多剧种戏曲艺术
该视频教学产品
已在“秦之声”官方快手、抖音上架
截至目前已上架了
李买刚、杨荣荣、马桂英
李淑芳、齐爱云、李小锋等
15位老一辈戏曲名家
及梅花奖演员的教唱视频
学唱戏曲
对身体也大有益处
因为在练唱时候
讲究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法)
须借鼻音而串脑后音引起共鸣
这就必然牵动丹田之气
有助于调整脉搏频率和人体的内部功能
所以喜欢戏曲的朋友
赶紧行动起来吧
助你一唱成名!
编辑:明 明
审核:杨 瑶
终审:李承哲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