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国,发现了一种全国绝无仅有的奇特葬式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2-11-19 16:09:48

《千年铜鼓二 无字史书》

《广西故事》11月19日21:20播出

一场大雨过后,广西西部崇山峻岭间响起了豪放刚烈的铜鼓声,一场策划已久的隆重祭祀活动正在进行。伴和着雄奇的山风声和江河的滚滚波涛,人们随着铜鼓的节奏一起一蹲,热情跳跃,狂歌劲舞,祈求神灵的庇佑。


【资料图】

祭祀结束后,关于这场祭祀的点点滴滴,都被画师记录在了祭祀台地对面急弯深水之处的悬崖峭壁上,以表示自己时时刻刻对神灵的膜拜和虔诚。

这样的岩画,遍布幅员2800平方公里的左江、明江两岸,共有84个地点、183处、287组画作。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骆越先民对自然力量与社会关系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铜鼓崇拜、祖先崇拜、太阳崇拜、蛙神崇拜等信仰,而花山岩画中描绘的场景,正是这些宗教信仰衍生出的重大群体性祭祀活动的真实记录,无声地见证和折射出两千多年前先民的生活图景。不过,无论描绘的是何种祭祀内容,这些岩画中,铜鼓都是必不可少的祭祀礼器和乐器。

这幅岩画,描绘的是循鼓声而来的膜拜者在首领或祭师率领下,举行了隆重的祭鼓仪式。铜鼓在壮族神话中是神的象征,被赋予神力,所以铜鼓首先就是一种被祭祀的对象。

而这幅画,描绘的是祭祀祖先的场景。古代先民们普遍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声震四方的鼓声可以与神灵沟通,也可以与过世的先人沟通。

这幅岩画,绘制有几艘船,船上几个人屈肘举手,侧身半蹲,动作一致,看似在奋棹击水,又似乎是在舞蹈,其实,这是先民们在祭祀河神。骆越先民是近水民族,无论是农业耕作、渔猎捕捞还是水上交通常常备受威胁,人们边划船边将高举的铜鼓擂得雄风翻卷,热闹、隆重的祭祀活动,掩盖着祭祀者们的畏惧虚弱和惊恐不安。

而这些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分开屈蹲的人像,被很多专家解读为人们在模仿蛙神的模样欢歌狂舞。骆越后裔壮族的神话传说中说,青蛙是壮族天神雷王的儿子,所以青蛙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模拟青蛙的姿势跳舞,是在敬娱蛙神。而铜鼓的声音亮如雷声,用铜鼓祈雨,是希望通过击鼓提示神灵,传递求雨的信息。

根据专家统计,左江花山岩画上目前还能辨认的圆形图像大约有376个,除了少部分可能是日、月、星辰外,大部分都是铜鼓。它们大多为众人簇拥,处于祭祀仪式中的显著位置。

这些铜鼓的画法非常抽象,有的仅画成一个圆圈,有的在大圆圈内再画小圆圈,有的在圆圈内画星星,星星有多种光芒,少则三芒,多则十二芒,与现代铜鼓类似,有些铜鼓还分雌雄,经常是成对出现。

而花山岩画所在区域及与岩画比较靠近的桂西、桂南地区也发现了不少铜鼓,纹饰和造型都能与花山岩画中描绘的铜鼓对应。

不过,祭祀祈愿、乐器伴奏只是铜鼓多种社会功能的一部分,对于生活在右江上游驮娘江边的壮族先民而言,铜鼓还有另外一种独特而神秘的功能。

1972年,广西西林县普合村普驮粮站扩建晒场平整土地时,一位工人意外挖到了几个嵌套在一起的铜鼓。

这四个铜鼓铸造精美,花纹清晰,不过只有两个是完好的,另外两个中的一个只剩下鼓胸以上的部分,最大的那个甚至被锯成两截。

这几个鼓与西汉时期的云南晋宁石寨山墓、贵港罗泊湾一号墓中出土的铜鼓十分类似,属于年代偏早期的铜鼓。当其中一个铜鼓被翻开,专家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得合不拢嘴。

其中一个铜鼓里,有人骨头!据专家分析,它属于二次葬、捡骨葬,并不是把整个人放在铜鼓里,而是等人体融化以后,只剩下骨头时,把骨头捡起来包在一起放在铜鼓里面。

不过,由于铜鼓墓是当地群众无意中发现的,没有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所以一开始,研究人员认为是大铜鼓在外,小铜鼓在内,两两套合而成,但实际操作后,用这样的方式套合,嵌套在一起的铜鼓不但站立不稳,还有很多疑问无法解释:既然能两两套合,为何还要把大铜鼓锯断?有些铜鼓鼓足鼓胸上都有嵌贴花钉的钻孔,用两两套合的方式拼接后,钻孔为什么并不能一一对应?直到二十年后,研究人员通过搬动铜鼓模型,做了多次组合试验,才终于弄清了真相。

虽然在越南、泰国和柬埔寨也曾发现多个“铜鼓墓”,但大多是单个铜鼓盛殓尸骨。西林铜鼓墓独特的葬法不但在广西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除了人骨,铜鼓周围和铜鼓内有大小随葬品四百多件,既有不少鎏金铜器,也有玉石玛瑙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

那么,为何交通闭塞的高山深谷中居然会有如此高等级的汉代墓葬?到底是谁曾坐拥这片土地?

为了解开墓主人的身份之谜,研究人员将铜鼓内的骨骸送往广西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鉴定,认定死者是一名男性,二十五岁左右,离世时正值壮年。

年纪轻轻就能享受如此厚葬礼遇,实在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即便是晋宁石寨山的滇王墓,单一墓葬的随葬铜鼓也最多只有三件,而西林的铜鼓墓居然用四个铜鼓做葬具,并且用“珠褥”裹骨,这在统治阶级中也不是一般的葬礼。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先生说:“他在驮娘江,驮娘江边,这个就是查历史文献,在西汉时候生活在驮娘江边的人是些什么人?这样查来查去,文献上记载就古代的濮人生活的地方,而且濮人到汉代,这个地方已经建立县了,叫做句町县了。”

句町设县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而汉武帝时代之前,句町县所属的区域是句町族的聚居地,这里曾经建立过一个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的奴隶制政权——句町国,这个古国统治西南地区长达500多年。由于如今的壮族是句町濮人的后裔,所以句町国也是壮族先民创立的最早的国家。

而那么大规模的棺材也只有当地的民族的首领才有资格享用,所以它的主人,墓主人肯定就是句町国的首领。

根据文献记载,西林、广南则是句町濮人的活动中心。这里虽山脉横亘,但崇山峻岭间有盆地和小平原分布,土地肥沃,因而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由于句町处在南越、夜郎和滇之间,通过水路可很便利地直达南越国,所以起源于云南的古老的石寨山型铜鼓极有可能就是通过句町一路向东推进,传到汉代南越国的腹地,从此,铜鼓文化在广西各地蓬勃兴起。

在骆越先民依赖自然、探索自然的历史阶段,铜鼓的出现,帮助人们冲刷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获得吉祥的慰藉,获得了战胜自然的信心。

那么,传入八桂大地的铜鼓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出了广西特有的元素?两千多年来,铜鼓传承的过程中还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下周六晚21:20《广西故事》继续探索铜鼓的秘密。

X 关闭

前沿热点:山东南部49县(区市)出现降雨 鲁中、半岛局地仍有暴雨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25日,山东南部出现降雨,费县、滕州等地

2023-06-26

全球快讯:请牢记!自6月29日起,今年山东高考共有7次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成绩公布后,对于考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志愿填报。首先要牢记志愿填

2023-06-26

山东今年高考分数线划定,30.8万余考生上了一段线

山东高考特招线520一段线4436月25日下午,省教育厅举行普通高考新闻发

2023-06-26

重磅!山东高考一分一段表来了|环球速看料

6月25日,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山东2023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详情如下:来

2023-06-26

山东3市最新人事任免

潍坊市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5号)昌乐县人民代表大会

2023-06-26

全球今亮点!数字山东的硬核实力,都在这个展览里了!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世界首次!山东硬核科技“济南一号”“亮相”尼山对话-世界要闻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人行南宁中支: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工作落地落实|新视野

近日,人民银行南宁中支党委及时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党

2023-06-26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下调房贷利率 “政策礼包”惠及“购房一族” 世界热讯

“房贷利率已经降了。”6月21日,《金融时报》记者在致电建设银行北京

2023-06-26

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兴-焦点报道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

2023-06-26

联系方式:291 32 36@qq.com

Copyright © 1998-2015 by 微圈汇游戏网版权 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