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帮我明确了理想中的诗人形象
作者 李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诗歌植物学》责编之一李黎
臧棣
最早看到臧棣的文字是遥远的“盘峰论战”时期,而且是辩论文字,以及诗论诗评,然后才是他的诗作。
回看那次当代诗歌史上至关重要的论战,双方都是英雄人物,而且在此后至今的近25年里,双方都不自觉地借鉴了对方言之有理的部分。汉语诗歌由此成为共同的事业、中国的事。
臧棣 摄北大燕园
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和了解,我羡慕臧棣老师这种以诗歌为唯一核心的生活,诗歌统一着写作和阅读,生活和职业,行踪和情绪,也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方式,无论可见的万物还是抽象的一切。
“北大”“学院派”等标签给臧棣增加了一层神秘感,但他应该是一个简单至极的人,而且饱含幽默感和日常志趣,从他对系列诗歌的命名,对植物的兴趣和凝视中都能感觉到。
由此,臧棣帮助我明确了理想中的诗人的形象:无限复杂的文本和尽量简单的生活,而非相反。
我的编辑生涯之“最”
作者 唐婧
《诗歌植物学》责编之一唐婧
臧棣
虽然在2021年才编了臧棣老师的《诗歌植物学》,但我个人在2013年左右就是他的微博粉丝了,那时他经常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诗歌,或关于诗歌的评论文字,我非常喜欢,读得如痴如醉。
印象中,臧棣老师是个严肃的“学者诗人”形象,他无论在诗歌界,还是理论界都是大佬般的存在。但直到这次编《诗歌植物学》,我才全面地了解臧棣老师本人,及他的作品。
臧棣 摄
臧棣老师人如其作品,自信、幽默、睿智,他性格开朗和善,非常善于交流,与他的合作也异常顺利。臧老师是不纠结并且坚信直觉的人,《诗歌植物学》的封面只做了一稿,拿给臧老师看,他就迅速拍板定稿了。
图书编辑过程中,他对我展现了最大的信任与宽容,每次问他这样写文案行不行、这样做海报行不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总对我说“可以的!”“就这样!”
他的这种品质与性格,让我创造了编辑生涯之最——最快速定稿、最快速出版。
没有比阅读一个诗人的作品来了解这个诗人更好的方式了。臧老师在《诗歌植物学》中充分展示了他的以上个性,和他的爱憎,及各种生命体验,其中有喜悦也有痛苦,有神秘也有苦难的赤裸呈现——他并不回避这些,而是通过艺术超越了它们。
《诗歌植物学》
臧棣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1月
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