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推动散文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活动,展示聚焦中心、聚焦新时代和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优秀创作成果,研究其文本价值和书写意义,11月13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友谊出版社、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承办,散文创作书写山东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召开,来自驻济高校、省市媒体和省散文学会的专家、作家、编辑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和交流发言。
学术研讨会分主题发言和交流发言,主题发言中孙书文教授围绕刘致福的《井台·戏台》,赵月斌教授围绕逄春阶的《芝镇说》,陈夫龙教授围绕简默的《时间在表盘之外》,祁春风副教授围绕周蓬桦的《故乡近山河远》,宋红梅博士围绕陈谨之的《鲁声玉振》,段新莉博士围绕冯连伟的《掬水留香》,李慧博士围绕张金凤的《空碗朝天》,刘振博士围绕丁建元的《沂蒙山好人记》,段超博士围绕郭立泉的《黄河口的庄稼》,顾广梅教授围绕李登建的《血脉之河的上游》十部作品做了主题发言,通过这十部近年山东散文作家围绕乡村振兴、新时代书写出版的新作,梳理探讨散文创作书写山东乡村振兴、聚焦现实、讲述山东故事方面做出的生动实践和文本创新。十位专家学者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式,着重指出山东散文作家以大地为故乡,关注乡村变革、乡村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人的心灵蝶变,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非虚构写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艺术上精雕细琢,留下厚重且有启示性的文本,成为山东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