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马可·波罗游记》
(资料图片)
公元十三世纪末,马可·波罗中国行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刺桐。30多年的行旅,他走过了太多国家,见过太多城市,但来到这里,他还是震惊了,用“难以想象”一词来表达对“东方第一大港”的赞叹。
刺桐到底有多繁华?时人都“难以想象”的景象,是有多宏大?近年来,泉州有一位本土画家,用画笔梦回海丝,他的作品被认为是打开宋元泉州的钥匙。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1月3日18:00《心中有片海》,走进泉州画家蔡永辉,感受海丝文化浸润下的色彩世界。
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曾经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海丝”之于泉州,并不只是一段历史,而是当下,是日常。泉州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历史的自豪感,蔡永辉就是其一。
2020年,蔡永辉和许瑞珍共同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创作的长卷《刺桐梦华图》完成。这幅画作,以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刺桐港、光明城的盛景。蔡永辉在画作中嵌入了许多自己与泉州共同成长的痕迹,例如聚宝街。
这个月,蔡永辉历时三年完成的长卷作品《古泉州海丝传奇》将进行主题艺术展览。画作以历史纪实方式,围绕泉州人文历史、神话故事,串联起了诸多海洋文化奇观。
两幅长卷都属于蔡永辉所创的海丝芳香艺术计划中的一部分,是他多年积淀爆发形成的作品。
蔡永辉原来的创作风格是写实古典油画。经过国际艺术交流后,他发现艺术创作真正的核心理念,考量的不是技艺,而是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2009年,海丝芳香艺术计划诞生,标志着蔡永辉绘画风格的突破。在这一计划中,蔡永辉先是以“惠女阿芳”“浔埔阿香”为主题进行创作。他突破传统的创作样式,用跨界和普众的方式开展艺术实践,表达泉州海洋商贸背景。
油画、水墨、漆画、公共雕塑、绘本等,蔡永辉一步步将海丝芳香艺术计划拓展成了集艺术审美、教育传播、文化传承、产业创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计划。这是蔡永辉在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不断思索后产业的新发想。
除了画家,蔡永辉还有一个身份:教授。教师是蔡永辉倍感自豪的身份,他喜欢教学相长的过程。他的课堂,非常注重在地文化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蔡永辉的学生受到他的影响,常常以海丝文化作为创作方向。
过度商业化从没有进入过蔡永辉的画框,他把所有的热忱都给了画画和教学。没有说热爱,却句句是热爱。蔡永辉,将继续把海丝文化贯注于笔端,更多的人感受到泉州的丰富文化内涵。
每周四18:00,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5分钟人物访谈专题片《心中有片海》,着力打造文体行业人物志,每集聚焦一个(群)海洋文化代表人物,从其人生经历看见相关海洋运动行业的发展,展现福建海洋文化中激情与动感的一面。
编辑 | 翁翔
主编 | 张素桂
监制 | 王丽明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