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雄兵莫敢当,
单刀匹马斩颜良。
(资料图)
只因云长武艺强,
致使猛将束手亡。
关公留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常是一把长枪,和那威风凛凛赤兔马上的英武之姿。但不论是在《三国志》书中所写,还是《三国演义》的小说编著中,关羽都是一个文武双全之才,有开山之勇,也有羽扇纶巾之谋。
关羽的英雄形象无论是在书卷诗词中,还是在绘画之中,都有所展现,明代商喜所作《关羽擒将图》便将这一英雄人物刻画体现,画中所绘,是以《三国志》文学作品中,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为题材。
GENGYU
YAO
全图人物共六人,主角为关羽和庞德二人。画中庞德上身裸露,赤脚,双目怒睁,咬牙切齿,毫不畏惧;两裨将在敲桩、绳缚、揿身、压抑被审者的咆哮;关平拔剑威慑,周仓从旁吆喝--把整个审讯场面激化到了绷弦欲断的程度。
而关羽蓝巾、绿袍,全身披挂,丹脸凤眼,长髯飘拂,凝神危坐,似乎也折服于庞德的威武不能屈,其神态威严,气宇轩昂,具大将风度。画面人物间互有呼应,特别是庞德掉头不理,一裨将似欲扭转他的头颅逼他听审,这一描绘增强了戏剧性的冲突。
画作之上,是直白的故事展现,而文字,则赋予了想象的空间。
畊雨窑
世人对于英雄总会有一些向往和崇拜,折服于他们的勇猛英姿抑或是豪迈情怀,我也不例外,在看了无数遍三国演义之后,仍然会在看到《关羽擒将图》时,而心有触动,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英雄和败寇都不过是一瞬间。画中的对峙,也不过是立场的不同,所以我们能看到关羽作为英雄的威武,亦能体会庞德的不卑不屈。
怀着这样的复杂体会,畊雨创作了这一个《关羽擒将图》主人杯,青花笔下将这古时名作再现于器物之上,少了色彩的点缀,仅以青色的浓淡变化,展现画中色彩及明暗。让原作中的凌厉之感,稍显缓和。更凸显关公与庞德之间的复杂情绪,不仅是成王败寇的对立,还有同为时代英雄的惋惜。
古画入瓷,并非少见,但如何在小小的杯皿之上将画作中的人物和故事完整再现,却也需要许多的考量与设计,此杯之上,在保留画作留白与空间感的同时,将画中两位主人公的展现更加贴近,整体绘作更加紧凑,将人物和故事都更好的还原于瓷器之上。
瓷器烧制还原了古代官窑工艺,整体釉色肥润,光泽度好,釉质均匀,底色纯净。柴烧之器,自带三分润泽,更将器物质感提升。
混战的时代,更容易诞生英雄,但也让一些有志之士陷入对立之境。关羽是英雄,世人皆知,然庞德之英武,在他成为败寇之时,便已荡然无存了吗?我想并非如此。
书中的记载,让人了解旧时的故事,画作的展现,让人感受故事的画面,而瓷器绘作,是将故事与画作揉碎后的重组,不仅是古画的还原,还该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情感的展现。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