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庄子·齐物论22》)
(资料图)
瞿鹊子据说是孔子的学生,而长梧子也是当时与孔子齐名的学者。王夫之则认为:
鹊有知,梧无知。瞿,两目惊视貌。鹊目不宁,梧寿最长,亦寓为之名。
在王夫之看来瞿鹊子与长梧子,也是庄子虚构的寓言人物。
瞿鹊子问长梧子,他听孔子说:
圣人不忙于事务。成玄英注曰:
夫体道圣人,忘怀冥物,虽涉及事有而不以为务。混迹尘俗,泊尔无心,岂措意存情,从于事物!
得道之人不从事于尘俗琐事,我们虽非圣人,生于现实之中,被一地鸡毛缠绕,却也可以保持心中的理想与希望不灭。诗和远方让我们的生活不致过于枯燥、单调。
不趋利,不避害。
趋利避害,人之常态。但是圣人既不逐利,也不逃避祸患。不惹事,但遇事也不怕。
不喜索求,不攀援于道。
我们可以寓意于物,却不要留意于物。我们追求大道,不是将其作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为了赚取他人的喝彩。
没有说也是说了,说了也是没有说。
说还是不说,都不重要。有话可说却也不一定说,没话可说也不故作清高。
心神遨游于尘俗世界之外。成玄英注曰:
和光同尘,处染不染,故虽在嚣俗之中,而心自游于尘垢之外者矣。
孔子认为这是都是荒诞不经的孟浪之言,瞿鹊子却认为这是妙道之行。那么,长梧子怎么看呢?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声律启蒙》《家塾教学法》《荀子》等十一部经典。《庄子》《朱子读书法》正在讲读中。欢迎你的加入。
日课温故
涵泳诵读
家风传承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