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在
(资料图)
黄
岛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木箱,让我深情凝望;有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回响。
那箱子,涂有红色,是老式的木质小手箱。装有小人书!是封面彩印、里面黑白插图的小人书!是一整套《三国演义》的小人书!铁将军赫然把门,将我的渴求喜悦紧紧挡在外面。
初次发现他家有一整套的小人书,我震惊了:他太富有了,那要花费多少钱?他太有心了,收齐一整套的连环册,该多么不容易!
我眼巴巴地盯着小木箱,讨好似地接近他,大我几岁的他不为笑脸感动。我高涨的热情如汹涌的海浪撞击坚硬的岩石,无奈地渐渐消退。想想也是,心爱的东西,谁舍得轻易外借?或许这也是家风吧。当时全村自行车数量屈指可数,他的父亲就有一辆,擦得锃亮,没见外人骑过。
经过他家门口时,我仍会放缓脚步,多希望紧闭的大门能突然打开,他手拿小人书热情地招呼我。
长长的街巷,风声飘过,只有他家门口的老马,高傲地晃晃扁平的大脑袋,咴咴叫着。我落寞地走远了。
终有一日,门开了……
我牵着他家大马,他跟在身后,这不是去取经,而是去南河放马。中午回来后,我才可以宽心地趴在他家炕沿上,享受阅读一本小人书的快乐时光。为此,还收获了“马倌”的美名。名利双收,我是人生赢家。
一二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将“张郃”误读为“张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多亏有插图相助,我才能磕磕绊绊看下去。刘备多不容易,无怪后人常说刘氏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受大人影响,我同样产生了贬曹褒刘的思想,其实人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向善心理。走进初中,接触曹操诗篇,我才对他的态度稍有转变。而对诸葛亮,随着了解增多,情感更深了。从古隆中走来,败军之际受任,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稳操胜券。危难之间出使,舌战群儒,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本想苟全性命,怎奈出师未捷,病逝五丈原。不求闻达,却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相父,怎不让人泪满衣襟?!
可惜,他家把马卖了,我也再见了那些小人书。偶尔去离家15里的书店,自己心里也清楚,那皱皱巴巴的一分、五分钱,买不到一本小人书。只想借买书的名义,在售货员不耐烦地传递中,随手翻翻,却被锥子般的目光刺得发虚,连眼瘾都没过足,只好另寻他处。
窗台上方的小喇叭,成为我临时的寄托。但每天枯燥的内容,很快浇灭了孩子们的热情。有时听到故事,刚来了兴致,没承想又插入本公社新闻,多像诱人的冰激凌掉在沙堆里,没了胃口。小喇叭渐渐被冷落了。
邻居家大人爱听评书,买回农村刚刚兴起的半导体收音机,我就去他家蹭听评书。
我最爱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从杨令公两狼山被困,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我全听完。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抑扬顿挫,牢牢抓住孩子的心,将我们带到关山飞度、霹雳弦惊的古战场中去。鲜活的生命:杨令公、佘太君、杨六郎、杨宗保、穆桂英……一个个在眼前飞扬。旌旗招展,沙场秋点兵,好不威武雄壮。角声满天,战马嘶鸣,好不激烈悲壮。不待我回过神来,“欲知后事,请听下回解说”,又让我遐想联翩和无比的期待。
播放时间已到,邻居未归,我只有眼睁睁看着时间落花流水般而去。遇到阴雨打雷天气,收音机会呼应着阵阵雷声,发出哧啦哧啦的沙哑声,辽阔的天空似乎浓缩在小小的机壳内。杂音太多,即使我们急躁地把耳朵贴近收音机,也无济于事。唉,隔着皮鞋挠冻疮,痒如旧,人空瘦。“可惜,可惜,只有等明天了。”
这书、这声音,来自遥远的地方。
暮色降临,灯火璀璨。在拥堵的车流中,我又想到王湾的诗,窗外好像下起淅沥秋雨。
作者/丁庆伟
简介: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初级中学。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
诵读/任香红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喜欢随性自然的过生活。朗诵是我的业余爱好,希望通过朗诵能给灵魂片刻的自由。
主编:静秋
责编:王礼明
排版:静秋
校稿:静秋
音频:任香红
发布:裴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