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资料图片)
日前,这一话题吵上了微博热搜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其记忆中该文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现在的课本上,却写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难道我记错了?”该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网络图片
此外,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均为“是人”。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网络图片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网络图片
▲《孟子》。网络图片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网络图片
“是人”还是“斯人”?
网友们争论不休:
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人教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斯”和“是”都表示“这”的意思。
为何许多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
有网友说,可能是受部分教辅和电视节目的影响:
也有网友指出,这可能就是“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最早是指人们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死于狱中的误解。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闻发布之后,世界各地的人发现自己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了混乱。
同样因“曼德拉效应”衍生的讨论,还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两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有专家认为,群体性错误记忆的出现和心理暗示有关。“因为人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而且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重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
在你的印象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
来源丨上游新闻、中国新闻网
值班编辑丨颜 梦
值班校对丨黄少华
值班主任丨唐海波
值班编委丨李 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0771-5690127(报料)0771-5690976(广告)
“南国早报微信视频号”
精选内容推荐
// 健身馆老板失联
200多名会员的费用怎么办? //
// 男孩撞倒幼童事件不在南宁
各小区业主:都曾担心过这个问题//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