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文:东野圭吾的编辑都在偷偷读……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2-10-11 07:45:21

世界上最多的秘密,藏在大人的手机里,还是孩子的心里?

——论数量,似乎没有定论;但要说哪里的秘密更有意思,想必还是孩子心里的秘密吧。

大人手机里的秘密,归根结底,多源自利益、感情和博弈——都是一些被条条框框规训好的“成熟”问题,无趣;


【资料图】

孩子则不同。天大的麻烦可以抛到脑后,但一张小纸条、一个小涂鸦,或许就够愁上半天。而能让孩子当成秘密,严阵以待、守口如瓶的,说不定真是掩藏在无趣日常之中的种种“反常”。

(贝客邦作品改编剧《消失的孩子》剧照)

正因如此,无数大受追捧、好评如潮的剧集,才会以“孩子”的视角展开。窥探生活中貌似寻常的死角,从而书写复杂的现实世界。

孩子的小秘密,究竟装得下能让多少大人沉默的真相?今天就来说一个关于消失孩子的新故事:悬疑黑马贝客邦的长篇新力作,《白鸟坠入密林》。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实拍)

贝客邦,近年横空出世的黑马悬疑作家,也是热播剧《消失的孩子》的原著《海葵》的作者。原本是一名商业动画师的他,直到36岁才开始尝试写作,却在短短数年间,交出了《海葵》《白鸟坠入密林》《轮回前的告别》等口碑之作,成为本土悬疑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白夜行》的责编在读完《白鸟坠入密林》后,忍不住感叹:“……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东野圭吾。作者不满足于诡计与解谜,而是耐心挖掘着我们自己生活的底色,书写我们勉力维系的人情、合力强撑的美满。

贝客邦曾说过:“常常会听到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以发现惊天密谋般的口吻,描述在当事人看来习以为常的‘暧昧’,我反倒觉得这种将生活细节不断放大的态度很可贵。‘暧昧’是悬疑小说的养分。

《白鸟坠入密林》正延续了这一“将生活的暧昧细节不断放大”的独特风格,从一个消失孩子的秘密里,挖出了我们生活的真相。

#1

《白鸟坠入密林》一开篇,就进入了一个似乎一切正常、却处处透着古怪的小镇。

“我”,一名剪辑师,正在参与一部旧案纪录片的拍摄。

拍摄从头到尾都很可疑——

“我”是剪婚庆视频的,却被老板派来当纪录片临时工;

团队计划要拍百万大制作,算上“我”却只有三个人,连住店的钱都没有;

拍摄动员会上,镇上居民纷纷表态会好好配合,但实际拍摄时却总讳莫如深……

而这一切,都与9年前的一桩少女失踪案有关。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内外封实拍)

9年前的雪夜,小镇上的10岁少女金莹,消失在茫茫大雪中的小宅里,只留下了一串走向宅子的脚印。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除非她已像白鸟一样插翅飞离。宅子的主人梁皓,是金莹曾经的家教,但因缺乏证据,他无法被定罪,案子一悬就是9年,直至纪录片团队到来。

随着拍摄推进,旧案的线索越发纷杂,一桩新案却在此时离奇发生在摄制组眼前。失踪少女的物件,赫然出现在新案中。沉睡了九个冬天的旧案,就要在第十个冬天来临前苏醒。

孩子的消失,如果不是意外,就往往和他们的小秘密有关。和书中人一起剥茧抽丝,我们先会发现这个小女孩的秘密,接着还会在她的秘密里,猝不及防地发现我们自己生活的真相。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飘银书签实拍)

#2

失踪前的小金莹,曾是个让父母老师都头疼的“差生”,她不叛逆、不厌学,只是实在没有做题的头脑,对画画情有独钟。在“唯成绩论”的环境下,她就是那种会在优等生面前抬不起头,总爱藏着心事,不停勉强自己默默努力的小孩。

而金莹失踪案的嫌疑人梁皓,在众人的描述中,则是个面目模糊的存在。唯一可知的事实是,在小金莹失踪前,梁皓是和她最聊得来的家教。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海报)

或许是相似的孤独,让小金莹和梁皓有了共同的话题,他们仿佛就是同一种人:

都平凡,都普通;

似乎有闪光点,却还不够特别;

活得苦闷,但就连苦闷本身也庸常得不值一提。

——是故事中的他们,也像故事外的我们。

凭着自己那一点点特别的闪光点,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能让生活简单一点的生存之法吗?

故事中的梁皓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不需要多大的生存空间。我只会做花,这世上总有需要花的人。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海报)

平地一声雷,小金莹失踪了,只在深夜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不可思议的脚印。然而——孤独的人被大环境排斥,事实真的只是这样吗?

#3

9年后新案件的发生,使少女失踪旧案的调查突飞猛进。牵扯着当年消失少女的线开始隐约可见。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线那头缚着的不止少女,还有更多已隐入小镇密林而去的影子,比如——

无奈“鸡娃”的家长:

“她是比别人差,可我没有放弃,我不会放弃的,因为她是我的孩子。”

语重心长的过来人:

“一个集体,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如果形态稳定,必然有人做出牺牲,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决绝出走的追梦人:

“我应该是家族的女儿,而不是家族的财产。”

被日常消磨殆尽的老人:

“我六十二岁了,该全心操持儿子女儿的家才是……这个年纪想要买支平时用不上的口红,是我发神经了……”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内文实拍)

如果曾有人把藏着的秘密说出来,故事的结局能改写吗?孤独的人,追逐理想有错吗?合群的人,务实生活又有错吗?难的是如何仰望星空,脚下的生活也不失足踏空。

人们总爱批判世界的混杂,却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世界“混杂”的前提,正是因为世界在无差别地包容着我们——各不相同的每一个人。

回到故事本身,或许正是“孤独的人”与“合群的人”各怀心事,无法相互理解,才让埋下的隐患一天天加深,最后导致了少女的失踪。

#4

所以,小金莹消失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秘密,欢迎大家到书中寻找答案。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腰封实拍)

故事中,人人都是各有苦衷的普通人,没有黑白分明的事,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即便全员“0恶人”,悲剧也会照常发生;

故事外,同样陷在纷杂世界中的我们,又怀有多少“隐患”一般的秘密呢?

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很难知道,《白鸟坠入密林》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把心里的秘密宣之于口,究竟是能用坦诚交流解开人与人的心结,还是会因为表达不当而让矛盾升级。

久而久之,那些几欲吐露、但终究因为顾虑咽下的话,变成了心底的秘密;秘密埋得久了,终会破土而出,结成不知好坏的果。

有读者曾留言:“(故事中的人)就像我们自己,有时候一面厌恶自己的生活,一面又沉浸在其中。”人情社会里的我们,也一样被困在一个个交流不畅的茧房里,各怀心事,沉默纠缠。

(贝客邦《白鸟坠入密林》内文实拍)

从某种意义上说,《白鸟坠入密林》远不止于一个悬疑故事。它为我们照亮的不只是孩子的秘密,解开的也不只有雪夜失踪案的谜题。它叙写着我们人人都在竭力应对的生活,描绘着我们勉力维系的人情、合力强撑的美满,也在替我们诉说那些难以言明的秘密和苦衷。

而最奇妙的是,《白鸟坠入密林》虽未明言生活之谜的答案,但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或许会对某些曾耿耿于怀的心事感到释怀,或许会在心里燃起一盏灯,照亮某个迷茫雪夜中前行的方向。

要知道,

雪夜再冷,总还有光;

彼方再远,总还有人可以到达。

X 关闭

前沿热点:山东南部49县(区市)出现降雨 鲁中、半岛局地仍有暴雨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25日,山东南部出现降雨,费县、滕州等地

2023-06-26

全球快讯:请牢记!自6月29日起,今年山东高考共有7次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成绩公布后,对于考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志愿填报。首先要牢记志愿填

2023-06-26

山东今年高考分数线划定,30.8万余考生上了一段线

山东高考特招线520一段线4436月25日下午,省教育厅举行普通高考新闻发

2023-06-26

重磅!山东高考一分一段表来了|环球速看料

6月25日,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山东2023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详情如下:来

2023-06-26

山东3市最新人事任免

潍坊市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5号)昌乐县人民代表大会

2023-06-26

全球今亮点!数字山东的硬核实力,都在这个展览里了!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世界首次!山东硬核科技“济南一号”“亮相”尼山对话-世界要闻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人行南宁中支: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工作落地落实|新视野

近日,人民银行南宁中支党委及时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党

2023-06-26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下调房贷利率 “政策礼包”惠及“购房一族” 世界热讯

“房贷利率已经降了。”6月21日,《金融时报》记者在致电建设银行北京

2023-06-26

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兴-焦点报道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

2023-06-26

联系方式:291 32 36@qq.com

Copyright © 1998-2015 by 微圈汇游戏网版权 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