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英国乡间的一个高档养老社区里,四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人“不愿穿着纸尿布,坐在轮椅里慢慢变老”,于是组成“周四推理俱乐部”,每周四聚在一起研究从警局偷拿出来的悬案档案。一天,养老社区里真的发生了连环命案,四位平均年龄77.5岁的老人兴奋起来,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领先警察一步连破奇案。这是畅销小说《周四推理俱乐部》讲述的故事。
在“日式推理”占据各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前列之际,来自英国的《周四推理俱乐部》异军突起。2020年9月,该书在英国首次出版,上市18个月版权售出4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销量突破500万册,被专业图书数据公司尼尔森评为“现象级出版物”,并获2021年度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作家奖,入围安东尼奖、爱伦·坡奖等。有意思的是,去年底,《周四推理俱乐部》日文版上市,登上日本三大海外推理榜,实现了在“日式推理”腹地的逆袭。
“很容易看出《周四推理俱乐部》是在向阿加莎致敬。”近日在上海举办的该书品读会上,推理小说家、书评人陆烨华谈到,“阿加莎笔下的‘马普尔小姐’系列小说里有一本《死亡草》,其中有一个专供大家一起讨论案件的‘周二晚间俱乐部’。《周四推理俱乐部》中的四位老人不懂现代高科技,用的是各种老式的破案推理手法,可以让读者联想到‘黄金时代’小说中不含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纯粹推理感。当然,这本书的案情比阿加莎那个时代更复杂,不再是直线渐进,有很多主线以外的支线交织在一起,让主线故事变得更立体丰满。”
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战玉冰认为,《周四推理俱乐部》通过几位老年侦探的视角推理破案,在分析受害人、嫌疑人的同时,他们也在回望自己曾经历的黄金时代。比如在咖啡馆享受下午茶时,他们会感叹手工作坊式的小咖啡馆一定会被工业化的连锁咖啡店吞并,而加入“周四推理俱乐部”可能是他们重返当年辉煌时光的一种方式,也在象征意义层面给读者打开了重返推理小说黄金时代的入口。
小说中,“周四推理俱乐部”召集者伊丽莎白曾是英国军情五处特工,脾气火爆的罗恩曾是英国工人运动带头人,完美主义者易卜拉欣是心理医生,最后进入的乔伊丝曾是外科护士。“这四个人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如果把他们合起来看成一个人,就代表一个人的四种不同能力。”战玉冰分析道,这本书用乔伊丝的第一人称日记和第三人称上帝视角交错叙事,一张一弛,写出了文学性,这可能是它同时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和爱伦·坡、安东尼这类推理小说奖褒奖的原因。
“乔伊丝的设定很有意思,她是外科护士,提供医学知识。”战玉冰说,侦探小说从福尔摩斯时代开始就有华生这类提供医学知识的助手。乔伊丝看上去存在感不强,但承担着英式推理中的传统功能,延续了这一文学传统。
“在其他小说里,很多侦探就像这四个人的组合体,这样的人应该被叫作‘神探’。但‘神’不需要‘探’,‘探’的只能是人。读《周四推理俱乐部》让我觉得侦探下凡了,而且他们探案的方式是读者可以预见,甚至可以做到的。作者虽然写的是古典本格推理,但并不像虚构的;不是社会派,又给人很强烈的真实感。”陆烨华说。
关于《周四推理俱乐部》的推理类型,欧美读者还给了另一个定义——舒适推理。陆烨华认为,“舒适”是快节奏的现代人对阿加莎式推理的全新感受。在战玉冰看来,“舒适”一词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速度、信息摄取速度逐渐加快,比如看视频要用1.5倍速、选择5分钟读完一本书的音频课。被卷入这个潮流,产生焦虑感、紧张感的读者,反而更需要较为舒缓的信息获取速度。”
据介绍,《周四推理俱乐部》是该系列小说第一部,接力出版社将在年内引进出版该系列第二部作品,并继续举办《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作品品读会。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