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资讯:解惑丨古人过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2-10-04 08:46:58

每逢重阳佳节,我们便会想到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资料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那古人过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茱萸这种植物。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几种落叶乔木或灌木的通称。茱萸的叶片有香气,开伞形小黄花,果实成熟后呈红色椭圆形,可以入药。王维诗中的“遍插茱萸”,指的是古人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除了佩戴茱萸,古人过重阳节,还有登高、饮酒、赏菊花、写诗作赋等活动。

这些重阳节的固定活动约起源于东汉时期,南朝梁代有一本古书《续齐谐记》记载了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他善于占卜之术,能够替人推算祸福。汝南人桓景是费长房的徒弟之一,跟随他学习方术已经好几年了。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对桓景说:“今年的九月九日那一天,你家中会遭灾,你需要马上赶回家去。”桓景听了师父的话,感到很诧异,费长房接着说:“如果想避免这场灾祸,就要让你家人制作几个红色的布袋子,里头盛满茱萸,把袋子系在他们的胳膊上。然后你带着他们爬到山上去,登上山顶后喝下菊花泡的酒,这场祸事就可以免除了!”桓景对师父的话深信不疑,急忙回到老家,按照师父所说的做。等到傍晚回家,果然看见家里养的鸡、狗、牛、羊等牲畜都死掉了。费长房知道了桓景家的遭遇后,说:“正是牲畜替代了你家人原本可能遭受的灾难啊。”

《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一开始,人们佩戴的是茱萸,比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也开始插戴菊花,因为重阳节前后,正是菊花盛开的时期,晚唐诗人杜牧曾经在重阳节赋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说的就是唐代人佩戴菊花的现象。宋代以后,民间越来越流行重阳节时采摘菊花插戴在头发间。宋人刘季孙曾经写诗询问苏东坡说:“今天重阳,广大人民群众都头戴菊花,不知您是否也这样?”(原诗《寄苏内翰》:“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费长房的故事虽然属于传说,那茱萸辟邪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其实所谓佩戴茱萸能够躲灾避祸,是古人对茱萸药用价值的夸张化说法。茱萸入药的部分是其成熟的果子,它的果实晒干后,称为萸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书之一《神农本草经》里面,就已明确记录了“山茱萸”的特性,后来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茱萸肉有“久服轻身”“强阴益精”“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等妙效。所以古人在重阳节不光佩戴茱萸,也用茱萸来泡酒喝。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书中说“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是月”就是指九月,“都人 ”就是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城中的人们,“泛萸”指的是把茱萸果子放在酒杯中浸泡,然后饮用。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 关闭

前沿热点:山东南部49县(区市)出现降雨 鲁中、半岛局地仍有暴雨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25日,山东南部出现降雨,费县、滕州等地

2023-06-26

全球快讯:请牢记!自6月29日起,今年山东高考共有7次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成绩公布后,对于考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志愿填报。首先要牢记志愿填

2023-06-26

山东今年高考分数线划定,30.8万余考生上了一段线

山东高考特招线520一段线4436月25日下午,省教育厅举行普通高考新闻发

2023-06-26

重磅!山东高考一分一段表来了|环球速看料

6月25日,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山东2023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详情如下:来

2023-06-26

山东3市最新人事任免

潍坊市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5号)昌乐县人民代表大会

2023-06-26

全球今亮点!数字山东的硬核实力,都在这个展览里了!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世界首次!山东硬核科技“济南一号”“亮相”尼山对话-世界要闻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2023-06-26

人行南宁中支: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工作落地落实|新视野

近日,人民银行南宁中支党委及时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党

2023-06-26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下调房贷利率 “政策礼包”惠及“购房一族” 世界热讯

“房贷利率已经降了。”6月21日,《金融时报》记者在致电建设银行北京

2023-06-26

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兴-焦点报道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淡马锡董事长林文

2023-06-26

联系方式:291 32 36@qq.com

Copyright © 1998-2015 by 微圈汇游戏网版权 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