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抵达洲泉镇义马村村委,
(资料图片)
迎面出来的是一位
看上去不过二十三五岁的姑娘。
白衬衫,牛仔裤,娃娃脸,
笑起来眼睛弯成小月牙,
好像周身的空气都会变得很甜。
她叫邱玉芬,
洲泉镇义马村党委委员,
同时也是诚悦读书会的创始人之一。
村委还在装修,我们在一楼的办公室坐下来准备录音,她很细心地关照身边的人说话尽量降低音量。
“村里应该很忙吧?事无巨细。”虽然小编有一个在村里工作的同学,平时偶尔会从朋友圈了解到一些工作的部分内容,但也只是知道个大概。
玉芬顺势坐下来,“村里的事情确实蛮多的,条线上的话要做一些统计,一般村民家养了多少鸡也我们也要记录的。”说完,玉芬有些难为情地笑起来,露出了她标志性的甜甜的笑容。
就在采访前一天,村里组织村民做核酸,玉芬和同事们忙得焦头烂额。基层的工作既然那么忙,怎么还能抽出时间看书呢?
说起创办读书会的原因,玉芬说,就是梦想吧!平时看完一本书,想和大家聊聊读书的心得,苦于四下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于是想着合伙创办一个读书会。
偶然能有个时间,一起读读书,让忙碌的自己停下来,给心灵放个假,让不安的情绪有个歇脚的地方,也是一种放松自我的方式。
对书的热爱,应该是从玉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那会儿村里有个老爷爷,大概七十多岁,总是乐呵呵地跟小朋友讲故事。
这个老爷爷有个特点,就是故事从来不讲完,总是要讲一半,留一半,吊足了小朋友们的胃口。而邱玉芬,就是这些孩子们中的一个。现在想来,对书的热爱,可能就是从那会儿慢慢扎下了根。
或许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太过深刻,邱玉芬也把这种“诱惑”的方法,用在自己女儿的身上,由此也激发了女儿对文字的爱好。
(邱玉芬家里的部分书目 受访者供图)
久而久之,女儿也对书也“情有独钟”。家里三个人,目前为止已经有5个大书柜。一转身,一伸手,什么时候想看书,“触手可得”。
只是让小编惊讶的是,眼前这位看似二十多岁的女青年,其实出生于1981年,当时缠着他们讲故事的女儿,也在今年踏入了大学的校门。
熟悉义马村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近两年,义马村的变化非常大。不仅硬件上得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也有了新的规划。书香文化,逐渐蔓延在义马村的角角落落。
采访间隙,玉芬带小编去看了附近正在修复重建过程中“三孔石拱桥”。据了解,这是桐乡现存的唯一一座古代的三孔石拱桥,她叫聚宝桥,也叫做元宝桥。
绵延的步道,平静的河水,苍郁的古树,微凉的秋风,漫步在石桥上,心灵仿佛也受到了涤荡,小编觉得,通过读书,了解历史,了解家乡的文化。
哪怕是一座桥,一片砖,一片瓦,要是能知道它们在诉说着什么,哪怕知道一点点,或许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玉芬看着面前的文化公园,非常感慨,从无到有,她是亲历者。
她相信义马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正如她一如既往地相信“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可以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可以带你去相遇。书籍就是一座流动的桥梁,一代文化的传承!”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