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大国周期,私募股权行业也进入了宏观时代。对未来周期的创新探索应用,将成为GP生存和发展的新武器。投资机构的生存发展,成为新的行业命题,投资机构“软实力”,成为竞争力最有力的体现。
2022年9月7至8日,由母基金周刊、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建发集团、金圆集团、厦门国际银行联合主办,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厦门市国资委、厦门市会议展览局支持的“2022第四届中国母基金峰会暨第三届鹭江创投论坛”在厦门举办。
在论坛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围绕“产业链变革中的母基金投资模式”进行分享。王忠民认为,母基金是新产业链剧变时期和社会新产业链成长时期最有机资本组合模式。用母基金的方法可以保证资本端以最优的投资方式,通过专业的GP投资到新产业链当中,并获取到有效的新技术、新逻辑。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总经理张荣庆在“绿色基金助力绿色发展”中表示,作为践行ESG投资理念的先行者,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重点布局三方面:一是生态环保,通过股权投资支持环保领域,关注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支持清洁能源,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化;三是绿色交通,促进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金资本总裁单俊葆发表“中国母基金的演进与展望”主旨演讲。在单俊葆看来,当前政府引导基金发生一些变化,包括区域下沉,出现产业垂直类基金,以及强调参与管理等,同时,母基金的投资策略逐渐发生演化、更关注子基金在ESG方面的贡献等。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朱克江表示,对进入资本市场的政府引导基金,要实现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破题及未来良性发展,关注点不能总停留在大量现象级描述上,更多需要从本质上形成对引导基金属性的正确理解,这有利于市场形成对引导基金的恰当评价,也有利于政府自身对引导基金的明晰定位。
近年来,厦门建设金融强市,把基金作为重要抓手。在大会上,全国首部母基金专项扶持政策——《厦门自贸片区促进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发展办法》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部母基金专项扶持政策,将有力支持基金业在厦门发展壮大。
此外,《集美杏林湾基金聚集区政策》也正式发布。据介绍,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已累计引进640家股权投资类企业,管理规模达1506亿元。目前已设立28只参股子基金,总规模566亿元。新政策可叠加市级政策,单家基金管理人最高可获得开办奖、招商奖超两千万元。
X 关闭